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千秋岁·半身屏外

惠洪 惠洪〔宋代〕

半身屏外。睡觉唇红退。春思乱,芳心碎。空馀簪髻玉,不见流苏带。试与问,今人秀整谁宜对。
湘浦曾同会。手搴轻罗盖。疑是梦,今犹在。十分春易尽,一点情难改。多少事,却随恨远连云海。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屏风之外露出半个人影。睡醒后唇边的红润渐渐褪去。春日的思绪纷乱如麻,芳美的心魂已然破碎。头上只剩玉簪挽着发髻,却不见了流苏装饰的衣带。试着询问,如今妆容秀雅齐整的人谁最适合与我相对。
曾在湘水之滨与你一同相会,你亲手掀起轻罗做的伞盖。恍若一场梦境,如今却仍觉得情景在眼前。十分的春光轻易就消逝殆尽,唯有一点情意难以更改。多少过往之事,都随着恨意远远离去,连接着无边的云海。

注释
流苏带:古时妇女衣饰佩用之物。
手搴轻罗盖:手擎着轻轻的绮罗伞盖。

鉴赏

  此词步秦观《千秋岁·谪虔州日作》原韵,写妇人闺思。

  上阕写思妇睡觉的慵懒情态:她上半身探出曲屏之外,唇上的朱红已经褪色。枕上只见簪发的玉钗,却不见了系罗衣的、用五色丝线作穗的流苏带子。佩饰物的零乱,人物的怠倦将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纷纭春思,破碎芳心形象化了。末句忽作诘问之辞,试问今人之秀整谁可与匹?秀整,风流俊逸貌。晋人温峤被认为风仪秀整,人皆爱悦之(见《晋书·温峤传》);《唐书·汝阳王琎传》载,王“眉宇秀整,性谨洁善射”,可见此指思妇春心所系之情人。

  下阕忆及湘水之滨的一次幽会。当时自己正擎着一把轻罗作的小伞,所有细节都历历在心,如今孤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千秋岁·半身屏外》是一首写女子闺情的词篇。词的上片写思妇睡觉的慵懒情态,充斥着一派纷纭春思,隐含着其下破碎的芳心;下片忆及湘水之滨的一次幽会,强调欢会之短暂,情爱之绵长。这首词情思婉约,情感深挚而不艳俗,词中有着尺幅千里的无限伤春意,令人为之动容。

惠洪

惠洪

惠洪(1070-1128),一名德洪,字觉范,自号寂音尊者。俗姓喻(一作姓彭)。宜丰县桥西乡潜头竹山里人。宋代著名诗僧。自幼家贫,14岁父母双亡,入寺为沙弥,19岁入京师,于天王寺剃度为僧。当时领度牒较难,乃冒用惠洪度牒,遂以洪惠为己名。后南归庐山,依归宗寺真静禅师,又随之迁靖安宝峰寺。惠洪一生多遭不幸,因冒用惠洪名和结交党人,两度入狱。曾被发配海南岛,直到政和三年(1113)才获释回籍。建炎二年(1128)去世。 28篇诗文  29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

姜夔 姜夔〔宋代〕

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苏轼 苏轼〔宋代〕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颂平常心是道

无门慧开禅师〔宋代〕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若无 一作:莫将)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